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齐景公游少海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

《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阅读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趋驾烦且之乘  乘:__________

(2)尽释车而走   释:__________

2.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B.用烦且的马和韩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

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韩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

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

3.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的什么心情?

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概括。

《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1.(1)马拉的车。 (2)放弃。

2.A

3.着急、迫切,要快速赶回国都见婴。

4.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或: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齐景公游少海》文言文参考译文

齐景公到东海去游玩,骑马传递公文的人从国都之中赶来拜见说:“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死前赶不上见他。”齐景公立刻起身,传递公文的骑士又赶到了。齐景公说:“赶快坐上骏马拉着的马车,让马夫韩枢来驾车。”行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认为马夫赶得不快,就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大约驾车走了几百步,又认为是马不向前跑,就把车马丢下而徒步奔跑。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认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

1、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才能得分。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就必须向学生说明这一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

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

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我向学生说语文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是人定的参考答案,我们的学生不要害怕,任何问题的回答都不可能与教师的参考答案一模一样。语文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在我们同学们手中,关键是在于你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

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道来,或谓之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总之,笔者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不懂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要领,往往失分较多,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于是无谓的失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于是选题确立为《语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初探》。笔者主张,教育科研的选题应该来源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之中;同样教育科研的成果也应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总结:

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交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

(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

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

说明文阅读:

1、明确说明对象:

辨析说明对象可以:

a. 看文章题目;

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

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

(1)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

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__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

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4、论证结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6、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7、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记叙文阅读: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倒叙作用:倒叙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使内容集中,对比鲜明、或使叙述有波澜、或为了造成结构悬念,引人入胜。

2、记叙的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事件(某物、地点的转换、感情的变化、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3、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写法的作用: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作为故事的见证人)、自然、有亲切感。

(2)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写起来开阔充分。

(3)第二人称记叙,最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4、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5、描写方法:

分两类:

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2) 环境描写的作用

(3)侧面描写:用他人的反应、与其他人物对比表现人物。

6、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要理清写景的顺序,找出观察点(定点观察或移步换景)。

(1)观察角度:平视(远视)、仰视、俯视。

(2)观察的手段: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3)感受的形式:形、色、声、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品味艺术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回答时看它的构思是否新颖巧妙;情节是否跌宕起伏;是否运用对比、讽刺、夸张、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9、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结构,神指中心意旨。写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10、当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有何作用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2)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3)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11、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表引用

(2)反语,表讽刺否定

(3)表强调

(4)特指,

破折号:

(1)表解释说明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

省略号:

(1)表内容的省略

(2)表静默或思考

(3)表语言的中断

(4)表说话断断续续

(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2、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