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中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解析

时间: 嘉欣2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例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③不少于 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中考作文例题解读与导航

  这是一道关乎人的成长的题目,学生应该有话可说,上手不难。但是,对于涉世不深的中学生而言,要审清这道题目,尤其要领会这个人生哲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从审题看,首先,可以将这则材料转化为“人的长大(成长)”话题,这是比较简单的入手方法,但“成长”为话题,这个题目范围很大,同学们在写此类文章时,千万要注意把题目化小,只能从某个角度去下笔,切忌把题目的范围定得太大,否则作文的内容只能是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其次,从三代人面对成长的态度来看,可以提炼出人的成长态度(勇于担当责任、主动追求、不惧逆境、积极体现人生价值等)、人生定位、人生的境界等中心议题。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但这正是审好本道作文题的关键所在。可以预见的审题误区大概有二:一是大谈特谈“努力”问题,二是单选“明知有些事无能为力仍要尽力”等议题。笔者认为,这样的审题要么表象化,要么打擦边球,应该属于偏离题意或部分偏离题意一类。

  从命题意图看,该材料既有对过去一代人生活的关照,更是直击当今现实世界。现在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世界各种诱惑太多,人们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虽多元但也让人多虑,广大青少年更是鲜有长远人生规划和高远报国梦想,加之,“小皇帝”特立,“土豪”横行,“拼爹”频现,官二代、富二代的短视行为,“扶还是不扶”等道德滑坡现象等众多不良思想和行为严重侵蚀了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从组织材料看,有很多同学苦恼找不到相应的材料,所以就胡写乱画,这里讲一个方法,供选择:(1)联想——课文内讲到的相关文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孤独之旅》就是在“感受”中“成长”的范文。(2)嫁接——课外阅读当中,可以选用,如《短短的距离》写一个母亲让天生有残疾的孩子自己“走”着去艰难上学的事例。此例说明,凡是课外读到的文章都可以用“嫁接”的方法,加工之后再用。

  从结构安排来看,好的结构,就像我们身上穿着整齐的衣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舒服。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小标题、排比段、书信等行文方式。如果写成议论文,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可以通过名人名言、简短的事例、精辟的排比句等方式提出中心论点,最后也要点题,总结全文,和中心论点相呼应。正文内容的事例不能是长篇大论,否则就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了;如果写成记叙文,在开头时可以抒情,以抒情开头比记叙更有吸引力,也可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同学们在作文开头时应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开头方式,尽量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来赢得高分。

  从语言的巧妙运用来看,如果写议论文,语言一定要朴实、精练、到位,说理透彻,可以使用排比句,增强文章说理的气势;如果写记叙文,开头可以用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色彩,在正文中,可以词语活用,增强文章语言的诙谐性;如果写散文,可以广泛引用古今中外著名的名人名言,也可引用中国古典诗词中优美的文句给文章润色,使文章更有诗意,更有个性。

  中考作文例题参考思路

  思路一 :通过成长的历程与思悟来表达想长大的观点。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收获了或喜或悲的故事,也收获了经历成长后的思考和感悟。

  一次失败的考试,在流过泪水之后我们开始去反思:是不是贪玩了?是不是上课走神了 ?是不是粗心大意了?一次给别人的小小的帮助,别人回馈我们的感激的眼神,会让我们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记录下这些独特的经历和思悟,或许就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

  思路二:用读书去传达我们想长大的观点。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书籍做伴,那就如同行走在黑暗中,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要想成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用书籍去充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那些唐诗宋词,那些古典名著,都曾经滋润过我们的心灵。

  在书中,我们能够品悟李白、苏轼的浪漫与豪放,还能够感受李清照和李煜的孤寂与无奈。

  在书中,鲁莽的李逵会向我们讲述他忠勇的故事,智慧的诸葛亮会诠释他一生的鞠躬尽瘁……

  思路三 :探访大自然,为我们的成长增添色彩

  阴晴圆缺,是月亮的表演;花开花落,是植物的表达;山摇地动,是大地的震怒 ;波涛澎湃,是大海的宣言……

  我们的世界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的一切也将会为我们的成长润色。

  去领略山谷的幽险,去感受平原的广袤,去寻访村落的古远,去体察身边的污染……我们的生命将更加绚丽多彩。

  思路四 :在不同的尝试中想要长大

  我们不可能“生而知之”,许多领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世界。面对一个个全新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去了解,还可以运用“尝试”去感知。

  
看了中考作文解析还看:

1.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2.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大全

3.2015中考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

4.2016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及作文解析

5.初三中考作文讲解

7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