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中考 > 中考注意事项 >

中考历史复习四大注意事项

时间: 嘉欣2 中考注意事项

  中考历史复习四大注意事项介绍

  归纳是指将众多的或零散的历史知识,按其同类进行梳理,可长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赖老师。成绩好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归纳的好,条理清晰,弃繁就简,效果自然就不寻常。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介绍唐文化的这一内容时,有学生制作了下面一个简表。

  这样全新的组合,形成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知识。

  三要理清线索。

  要求学生在看书时,通过对课本的归类,理出课本内容的纵横线索,形成知识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是整个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分阶段地整理知识网络。如世界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美国霸权政策,关联很多国家和地区,跨时半个世纪,是重点内容,又是复习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按大事线索,制作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图示,就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题目。

  例如某年中考题目考到我国对台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武力”,可不少同学仅答一句“一国两制”而失分,所以答题时审清题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过于紧张而顾此失彼,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同时注意规范化、时序化。最后建议在写历史小论文时,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应该始终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2.联系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要合乎逻辑。

  中考历史答题模板

  各类简答题抢分模板

  【原因类】

  1. 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① 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②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③ 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 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 人民群众的努力。

  ③ 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④ 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 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近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② 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有效的统治措施)。(适用于中国古代史)

  ③ 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④ 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4. 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① 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②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③ 杰出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① 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备注:特指古代社会)

  ② 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备注:特指古代社会)

  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科技。(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

  5. 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① 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② 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③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不懈努力。

  ④ 人民群众的支持。

  补充:① 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②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

  6. 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 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 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 改革的措施得当。

  ④ 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 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 改革的措施与内容不得当。

  ② 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 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

  ④ 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

  7. 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

  (1)因素:

  ① 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

  ② 政治体制创新。

  ③ 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

  ④ 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

  (2)经验:

  ① 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② 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 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④ 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

  【影响类】

  1. 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

  ① 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发展。

  ② 促进中国社会思想解放。

  ③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④ 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

  2. 改革的影响。

  (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

  ① 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

  ②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稳定。

  ③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④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

  ⑤ 巩固了国家统治。

  补充:① 加重了广大底层人民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 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 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① 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②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③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④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下降。

  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与文化的传播。

  3. 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 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

  ③ 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

  ④ 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

  (2)消极影响:

  ① 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

  ②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

  ③ 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 战争的影响。

  ① 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② 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③ 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④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⑤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⑥ 促进了文明交流。

  5. 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 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

  ②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 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④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⑤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补充:① 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

  ② 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认识类】

  1. 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①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③ 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2. 制度创新的认识。

  ① 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② 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③ 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

  ④ 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⑤ 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3. 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①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② 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等。

  ③ 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② 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③ 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④ 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⑤ 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5. 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①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②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③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外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① 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② 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6.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① 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7. 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1)区别:

  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启示:

  ①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

  ② 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③ 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和谐世界。

  8. 如何认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①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②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③ 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 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9. 对外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① 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② 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③ 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④ 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⑤ 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

  10. 日本发展史的启示。

  ① 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用改革来完善自己,向先进文化学习。

  ② 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

  ③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④ 一个民族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⑤ 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11. 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继承优秀传统,注重法律保障,鼓励科技创新,激励创新精神。

  12. 近现代众多的发明出自欧美国家,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② 青少年应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13. 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① 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② 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最终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③ 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14. 对大国关系发展的认识。

  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是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5. 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①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② 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③ 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④ 全球性军事战略不断扩大。

  ⑤ 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抑制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行为。

  16. 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② 思想解放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等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思想基础。

  中考历史答题思路归纳

  步骤1:从题干中选取设问对象,即回答的出发点。

  比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设问对象就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步骤2:准确提取设问角度,迅速灵活转化,联系题干对象前、后、社会实际等进行思考作答。

  比如设问中出现因素、原因、条件、背景等角度,作答时可以相互对等转换,思考试题对象之前发生事件、社会现状等组织答案。

  步骤3:步骤2依然无法作答时,首先找准设问角度,其次进行对象推理。

  比如,题干设问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如果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首先可以推类到“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原因”,再回答不出来可以类推“正义战争”进行的原因。

  步骤4:根据类推最终可以确定的对象,作答。

看了中考历史复习四大注意事项还看:

1.中考历史知识点:应考四大注意事项

2.中考历史的复习建议

3.中考历史知识的6个记忆方法

4.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和技巧

5.2016中考历史重点

7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