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 如英2 初三语文

  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诗人在静 (mì)的深夜,遥望星空,它并非蔚蓝,但,闪烁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chōng) 憬。谁不愿意生活像诗一样浪漫,心灵像飞一样自由?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mí) 足珍贵。那是(xuàn) 丽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B.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

  C.既然人称大学问家,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

  D.从贵宾通道出来的姚明在身边保镖的簇拥下显得鹤立鸡群,十分惹眼。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B.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疫苗,在实验检测中,有效率可达100%。

  C. 那精美的羌锦,方寸之间,展览了一个大千世界。

  D.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12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4.古诗文名句填空。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1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4)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白居易望月有感,抒发了“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相思之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 , ”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 , ”的浪漫。

  5.综合性学习。(8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2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汉字风采】(2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汉字传承】(4分)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

  我建议为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6.名著阅读。(4分)

  (1)水浒传》十七回讲述了两位英雄智取二龙山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一首诗:“有智能深助智深,绿林豪客主丛林。降龙伏虎真同志,兽面谁知有佛心。”这首诗中涉及的两个人物分别是 和 (2分)

  (2)先主正慌急之间,此时天色已微明,只见前面喊声震天,朱然军纷纷落涧,滚滚投岩:一彪军杀入,前来救驾。先主大喜,视之,乃①也。时①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①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①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①,急令军退。①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三国演义》中这一情节发生的背景是 (写出情节名称);

  人物①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向生命鞠躬》一文,完成7~10题。(15分)

  向 生 命 鞠 躬

  张强

  ⑴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⑵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A.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⑶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B.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⑷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⑸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⑹“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⑺C.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⑻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⑼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⑽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⑾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⑿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⒀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 8.评点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结合选文进行评点。(提示:可以从内容、写法、结构 、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4分) 9.小 说结尾写道“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请结合全文,写出“我”在“鞠躬”时的心理活动。(4分)

  10.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4分)

  (二)阅读《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一文,完成11~15题。(13分)

  每 一 个 人 都 可 以 优 雅

  鲁先圣

  一个人的财富、职位甚至长相都可以通过化妆进行隐藏,但是,优雅却是装不来的。因为优雅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自然流露。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随着职位的升迁,随着财富的增多,就想着做绅士,但是,却往往让人感觉是在刻意地模仿和伪装,是很不得体的附庸风雅,甚至是令人作呕的矫揉造作。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优雅的内涵,以为自己能够像那些优雅的人一样举手投足就是优雅了。

  优雅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积淀、真诚美德、善良品质、自然朴素的共同体。一个优雅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有了教养而后才能谈得上修养,有了丰厚的修养才能够谈得上优雅。

  在哈佛大学拥有极高声誉的资深教授罗曼先生即将离任,做最后一次告别演讲的时候,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尊敬,把自己的车停到校门外面,步行一千多米走到学校大礼堂的讲坛。当他演讲结束离开礼堂的时候,所有在场的师生自发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地响彻在哈佛校园的上空,大家目送着教授一步一步渐渐远去的身影,感受到了什么叫一个学者的优雅。

  在美国的国会里,有很多人是反对在任总统的,但是,当总统来国会发表演讲的时候,那些反对的人会像赞成的人一样起立欢迎总统的到来;演讲结束的时候,也会像赞成者一样起立为总统的离去鼓掌送行。因为这表现着一个政治家的修养:我虽然反对你当总统,但是既然你已经被多数人选举为总统,我就无条件地服从多数。这是一个政治家的优雅。

  所有去过美国和西方社会的人,都会为他们社会中对普通人的尊敬而惊奇。行人通过路口,车辆绝对会先让行人通过。地铁车厢里,刚刚上车的人,一定不会先去找座位,而是当发现身边的人都已经坐下,而依然有空位置的时候,自己才会坐下。这是一个民族对共同规则的高度理解,是一个民族的行为修养。

  有很多女性以为长相漂亮就是优雅,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不论一个人的长相多么漂亮,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教养,外在的漂亮就会苍白而肤浅,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而已,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底子亮了出来。优雅隐含在衣缝里,隐含在每一个毛孔中,渗透在每一个表情和眼神中。相反,如果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加上后天的努力修养,漂亮的外表下面是深厚的文化教养,上天赋予的美貌与内在的美和谐统一,这样的人就是优雅的极致了。

  一个长相不漂亮的人,依然可以做到优雅。美国的第66任国务卿赖斯,是美国政府中有史以来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她一口龅牙,黑不溜秋,鼻孔外露,嘴巴很大。但是,她依靠自己高深的文化修养完全弥补了先天的不足,朝气蓬勃,历练能干,充满智慧,在全球各个政治力量之间纵横捭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美国的铁腕人物。在世界范围内,所到之处,没有人再想到她外表的丑陋,所有的人都为她钢铁般的意志和优雅的举止而倾倒。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优雅,政治家和文化人有属于他们的优雅,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优雅。就餐时的细嚼慢咽,上车时的排队等待,公交车上的起身让座,对乞讨者的一点施舍,对公共设施的自动保护,来了客人的起身相迎,在医院里的轻声细语,生活中的尊老爱幼,等等,都是一个人优雅举止的表现形式。这些细小的行为,构成了所有普通人的优雅。(选自“鲁先圣博客”)

  11.本文是怎样定义“优雅”的?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表述,并从中提炼出一个与“优雅”关系最为密切的词语。(3分)

  表述:

  词语:

  12.作者列举学者和政治家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13.根据文意,并结合自己的认识,请你说说我们普通人应如何努力做到优雅。(2分)

  14.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

  15.把握文中有关信息,用“√”“×”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3分)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实际上也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优雅也有着不同的标准,比如普通人与公众人物就有所区别。( )

  (2)后天的修养历练,有助于提升优雅的境界。所以说,长相是否漂亮与是否优雅毫无关系。( )

  (3)文中列举美国和西方社会对普通人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对美国和西方社会的行为优雅的赞赏。作者这样写,暗含对中华民族的行为优雅有更高的期待。( )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4分)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①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②边骨,犹是深闺③梦里人!

  【注】:①貂锦:这里指战士。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③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6.“无定河边骨”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前两句的内容来回答。(2分)

  17.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8—20题。(13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 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规定),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公将鼓之( ) (2)夫战,勇气也( )

  (3)以天下莫能当( ) (4)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 ( )

  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20.读懂文意,完成(1)、(2)小题。(5分)

  (1)根据乙文内容,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并说说成语的意思。(2分)

(2)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论战”与 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9分)

  曾叔卿,建昌①南丰人,巩②族兄也。家苦贫,即心存不欺。尝买西江陶器,欲贸易于北方,既而不果行③。有从之转售者,与之。既受直矣,问将何之,其人曰:“欲效君前策耳。”叔卿曰:“不可。吾闻北方新有灾馑,此物必不时泄④,故不以行。余岂宜不告以误子。”其人即取钱去。居乡介洁⑤,非所宜受,一介⑥不取。妻子困于饥寒,而拊庇孤茕⑦,唯恐失其意。起家进士,至著作佐郎。熙宁⑧中,卒。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②巩: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不果行:没有成行。④泄:畅销。⑤介洁:耿介高洁。⑥介: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⑦拊庇孤茕:安抚孤独者。拊,fǔ,同“抚”,安抚。茕,qióng,孤独,无依靠。⑧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2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直:( ) (2)子:( )(3)卒:( )

  2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2分)

  24.文段是写曾叔卿的,为什么还要写他妻子“拊庇孤茕”?(3分)

  四、写作(60分)

  25.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都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请以“没有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