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中考考场上的阅读方法指导(2)

时间: 燕妮2 初三语文

2、深层含义类

对文中字、词、句、段、篇的主旨的理解都属于深层含义类题目。

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标题的含义关乎文章的内容、主旨,对它的理解要结合内容、主旨来回答。首先判断出标题的核心词语,然后凭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把形象词语抽象化,从而得出其深层含义。

②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社会实践或自身经历,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悟)

主旨在文中出现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强烈感叹式的抒情句子;对人对事作出评判的议论句子;主人公在关键情节中自我感悟的句子;人物之间触及人生哲理的对话;文章标题;点明文章时代背景的句子。

也就是首先要迅速找到哪些语句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其次提取出相关语句,然后将其加工、整理成答案。另外,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字眼。

③如何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首先找到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句所在的段落表达的含义,再从形象化到抽象化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3、审美鉴赏类

标题、词、句、段等的作用或表达效果,以及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等都属于审美鉴赏类题目。

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作用?

全文的线索;突出主题、点明主旨;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反映作者的情感。

②下列词语/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⑴从用词角度有以下几种答题套路:

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或特点。

形容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或物的特点或心理。

叠词:营造一种节奏感强的音乐效果。

拟声词: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⑵有关人物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套路:写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⑶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气氛;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⑷句子或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套路:

句子在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句子在两个情节中间---------过渡、承上启下

句子在结尾附近---------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句子在文章前半部分---------打下伏笔、作铺垫。

句子在文章后半部分---------前后呼应。

③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答题套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套修辞作用),写出了……;给读者……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常见的有: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拟人:使……更加鲜明,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借代:用什么代什么,使……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夸张: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感情。

设问:引起了对什么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

反问:鲜明强烈地写出了什么(观点、态度、情感)。

④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题套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烘托或突出了……的极具感染力(给读者的感受或表达的效果)。

常见的表达方式: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衬托: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或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令主题更加鲜明。

⑤文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的性格特征?(简要分析文中的……这一人物形象)首先将题目代入原文,检索哪些语段是对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对这些段落逐一概括,提取其中的有关语句,舍去相同性格,罗列不同性格,最后将提取出的词句加工、概括成答案即可。

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