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基础语法知识归纳(3)

时间: 燕妮2 高二语文

  15毕: bì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②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竭尽,终尽。《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6蔽: bì ①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隐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④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⑤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17弊: bì ①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②弊病,害处。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③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比

  ①并列,并 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阖门。

  ③齐等,同等。 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鄙

  ①边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宽之至此也。

  ③轻视:孔子鄙其小气

  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察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从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⑤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说》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h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伐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

  11病故,物故(死亡)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文言文的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之战》)

  3.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6.公之视廉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2---4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5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6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7.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

  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19.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高考文言文常见固定结构15例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

  7.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6212